
搶注“熱詞”套路深 商標選擇網絡流行語需謹慎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fā)布時間:2016-12-28 07:53:00 瀏覽:3802
日前,王健林一段采訪視頻在網絡上走紅,“最好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我先掙它一個億?!贝嗽捯怀觯耙粋€億的小目標”在朋友圈刷屏,瞬間成為網絡流行語,有人便用“賺他一個億”注冊成立了一家公司。現(xiàn)在個人用網絡流行語來搶注公司名已不是新鮮事。商家和公眾對搶注網絡流行語怎么說?網絡流行語符合商標的定義嗎?
“賺他一個億”版權不只屬于王健林
王健林在參加電視節(jié)目中提出“先掙它一個億”的“小目標”。
后經查詢工商信息系統(tǒng)發(fā)現(xiàn),“深圳市賺他一個億實業(yè)有限公司”在9月5日注冊成立,注冊資本為25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唐國典。深圳市賺他一個億實業(yè)有限公司工商信息顯示,公司經營范圍是:計算機軟件的開發(fā)與銷售;電子產品、電子元器件、數碼產品、通訊產品、LED產品、日用品、服裝鞋帽、機電設備、機械產品、塑膠材料、硅膠材料、五金建材、裝飾材料的開發(fā)與銷售;初級農產品銷售;投資興辦實業(yè)(具體項目另行申報);國內貿易、貨物及技術進出口。(法律、行政法規(guī)、國務院決定禁止的項目除外,限制的項目須取得許可后方可經營)。
“洪荒之力”商標釋放洪荒之力
8月8日,巴西里約奧運會女子100米仰泳半決賽后,中國游泳選手傅園慧接受采訪時說的一句“我已經用了洪荒之力”和其表情包般的形象一起走紅網絡。
而保定有位音樂人慶雨卻從“洪荒之力”中發(fā)現(xiàn)商機,先人一步提出了“洪荒之力”商標的注冊申請,涉及功能飲料、食品、體育用品、影視音樂作品等三大類商品或服務。據澎湃新聞不完全統(tǒng)計,截至2016年9月9日,全國各地已有近30家企業(yè)近期將“洪荒之力”注冊為公司名。
名氣大 “海昏侯”商標遭搶注
2015年以來,隨著南昌?;韬钅贡话l(fā)掘,“?;韬睢毕嚓P熱詞也登上了網絡熱搜。
不少江西省內外企業(yè)、個人對“海昏”“?;韬睢毕盗猩虡诉M行搶注。南昌市也以南昌市博物館為主體,提交了25大類商標注冊,這標志著南昌打響了?;韬顕z址系列商標保衛(wèi)戰(zhàn)。
阿里巴巴拿下“雙十一”丟了“雙11”
2014年的“雙十一”,誰也沒有想到,那年的電商大戰(zhàn)的主題是商標。2014年10月30日,網上瘋傳消息,因阿里巴巴持有“雙十一”商標,要在媒體上封殺京東發(fā)布含有“雙十一”內容的廣告。對此京東證實,確實面臨廣告發(fā)布的困擾。據華西都市報查詢工商注冊發(fā)現(xiàn),阿里巴巴確實持有“雙十一”商標。不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電商資深人士爆料,阿里巴巴對外宣傳慣用“雙11”被成都一家公司注冊了商標。
“給力”一詞被江西乳品企業(yè)搶注
2010年,“給力”一詞成為網絡熱詞,并在各類媒體頻繁出現(xiàn),深入億萬網民工作生活中,成為年輕人的口頭禪。江西吉安市某乳品企業(yè)從中看到商機,及時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提交申請,注冊“給力“商標,兩個月后,該企業(yè)獲得國家商標局的受理通知書。
商家:搶注商標看重的是影響力
由于網絡流行語的使用頻率高、商家們紛紛用網絡流行語作為宣傳的手段吸引消費者的眼球,某環(huán)保設備有限公司的王經理說:“在產品供大于求的市場形勢下,消費者接受的不是產品,而是品牌,產品只等于庫存,而品牌才代表市場,沒有好的品牌幾乎就是市場中的失敗者?!笨磥恚瑩屪⑸虡说纳碳铱粗氐亩际橇餍性~語在公眾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公眾:流行語做商標不會影響選擇
在電視臺工作的張小姐說,她選擇商品時,習慣購買周圍人普遍認同的名牌產品,這些產品在質量方面有保障,而且代表了生活的品位。流行詞匯用作商標,會吸引她的注意,但不會影響其購買時的選擇;另一位王女士則認為,生活中的常用品,她會考慮性價比,選擇時多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熟人的推薦來做出決定,價錢是比較重要的因素。
可見,現(xiàn)在的公眾,消費心態(tài)大多比較理性,消費水平較高的公眾,看重的是由長期的良好信譽構建起來的品牌,而消費水平一般的公眾,更看重價格優(yōu)勢。流行名詞對購買行為似乎并未產生現(xiàn)實的影響。從這樣的公眾心態(tài)來看,對追逐利潤最大化的商家來說,這種搶注行為就是一種非理性的、盲目的行為了。商家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商標搶注行為能否成功,最終的決定權在公眾手中。
網絡流行語符合商標的定義嗎?
知識產權專業(yè)人士表示,根據我國商標法規(guī)定“任何能夠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商品與他人的商品區(qū)別開的可視性標志,包括文字、圖形、字母、三維標志和顏色組合,以及上述要素的組合,均可以作為商標申請注冊”。
從商標法的規(guī)定上看,大部分網絡流行語并不具備顯著的特征,也并無任何實質性含義。當然,這并不是意味著不能把網絡流行語當做商標申請,只是根據商標的定義來看,網絡流行語申請成功率極低。
網絡流行語是否觸犯禁止作為商標使用條例
近些年來諸如“屌絲”“你妹”“蛋疼”等網絡流行語常年充斥在我們耳邊,給我們生活帶來了不良影響,如果一旦被注冊成為商標便會助長社會不良風氣。
根據我國《商標法》第十條第八項規(guī)定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的標志不得作為商標使用。從這一點上來看,很多帶有不良影響的網絡流行語是作為商標進行注冊申請是不可能通過的。
網絡流行語能否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網絡流行語就是快餐文化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往往容易“過氣“,然后商標卻是企業(yè)的形象標志,是企業(yè)長期發(fā)展的一種無形資產,要經得起時間的沉淀跟考驗。商標注冊周期長,可能商標注冊下來所謂的流行語也已經不流行了,那么企業(yè)就要承擔這樣的損失了。企業(yè)總不能隨著網絡流行語的改變而更換商標吧,這是不現(xiàn)實的,也完全違背了商標的初衷。
從經濟角度看,網絡流行語還是存在著很大的商業(yè)價值,企業(yè)可以把網絡流行語當做營銷手段來給企業(yè)增加效益。但是要把網絡流行語拿來注冊商標則是不明智也不現(xiàn)實的,所以商標注冊要慎重。
綜合中國新聞網、新京報、觀察者網、華西都市報、中國江西網、南昌新聞網
文章標簽: 商標搶注